產品 | 提前預定時間 | 取消政策 | 原價 | 優惠價 |
---|
產品 | 提前預定時間 | 取消政策 | 原價 | 優惠價 |
---|
山海關是明萬里長城東部起點的第一座關隘,京師門戶,與居庸關、嘉峪關并稱三大名關,在長城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山海關城是明萬里長城上重要的軍事城防體系,占地面積126公頃,以威武雄壯的“天下第一關”箭樓為主體,東、西、南、北“十”字相交的四條大街與四門相通,向大家展示了中國古代嚴密的城防建筑風格,體現著博大精深的長城軍事文化,同時也匯集了大江南北、關內關外的多種民俗風情。“天下第一關” 為萬里長城東部起點的第一座關隘,是關內關外的分界線,是明朝京師一 北京的重要屏障。這里依山襟海,雄關鎖隘,易守難攻。關城建于公元1381年,由關城、甕城、羅城、翼城、哨城及星羅棋步的烽火臺、墩臺共同組成的一座科學、完整、嚴密的軍事防御體系,因其建置獨特,所以在明代萬里長城的眾多險關要隘中脫穎而出被譽為“兩京鎖鑰無雙地,萬里長城第一關”。
山海關以它古老的身世記錄了600多年來的滄桑變化,成為歷史的見證。這里曾留下眾多帝王將相的足跡:秦始皇求仙、魏武帝東征、太宗伐高麗、清五帝駐蹕……這里也曾發生多次重大歷史事件:徐達建關設衛、明末甲申之戰、八國聯軍入侵、二次直奉大戰、長城抗戰第一槍。老龍頭景區位于山海關城南5公里處的渤海之濱,由寧海城、入海石城、澄海樓、南海口關、龍武營、海神廟等組成。萬里長城像一條巨龍,橫亙在華夏大地上,東端在山海關城南公里4處之插入海,猶如龍頭高昂,成為明長城東部起點,因此稱為老龍頭。澄海樓是老龍頭的制高點,是觀海的勝地。孟姜女廟坐落于山海關以東6.5公里的鳳凰山上,由貞女祠和孟姜女苑組成。廟宇前有108級臺階直通山門,廟上紅色圍墻內有前后兩殿及鐘樓、振衣亭、望夫石等景觀。廟后建有江南水鄉風格的園林觀賞區——孟姜女原及東西配殿,再現我國四大民間傳說之首的“孟姜女的故事”全景。
舉世聞名的“天下第一關”山海關,遠在六億年前的地球少年時期,就是“山海關古陸”的所在地。早在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期,先民們就在此定居生息繁衍。
這里商屬孤竹,周屬燕。秦統一全國后,歸屬幽州遼西郡。功成名就后的秦始皇,向往長生,于公元前215年,東巡碣石,考察求取長生不死之藥的碣石方士,并在現山海關東姜女墳一帶修建龐大的碣石行宮,告祭大海、設置國門、派方士入海求仙。行宮出土的文物品種豐富、等級高,為世上所罕見。秦始皇駐蹕于此,留下了許多奇聞軼事,修建萬里長城的驚世壯舉,也萌生于此。
兩漢時期,此地設臨渝縣,在今山海關城南古城村有“五花城”遺址留存。西漢時,漢武帝在元封元年(前110)到此跨海求仙;東漢建安十二年(207),曹操東征烏桓,得勝班師路經臨榆,登碣石,觀滄海,賦《觀滄海》,成為千古絕唱。
公元6世紀的南北朝時期,山海關便開始了長城的興建。北齊天保四年(553)由西河總秦戌(今山西臨汾西北)起,沿燕山山脈筑長城三千里,從這里入海。現山海關境內里峪、老邊沿、長壽山石門嶺上的長城,都是北朝長城遺跡。
隋唐時期,這里為北平郡所轄。隋開皇三年在此設渝關(另有臨渝關、臨閭關、臨渝宮之說),唐初此地屬臨渝縣。隋唐時期,征伐高麗的大軍頻繁往來于古代中原通往東北地區的唯一交通孔道——山海關古碣石道。唐貞觀十九年(645年),唐太宗統率千軍萬馬親征高麗,駐蹕渝關,下榻“臨渝宮”,登“漢武臺”,吟詩作賦,山海間遺下千古佳作《春日觀海》。而一代名將白袍薛禮,面對這里的瑰麗景色,舒放豪情,至今留有遺跡傳說。
宋遼時期,山海關是移民重地,從今天河北南部的望都縣、安喜縣等地遷入移民,定居農耕,同時遼圣宗將渤海遺民遷到這里建了遷州,在此設遷民縣。金元時期改為遷民鎮。
明朝建立之初,元朝殘余勢力不斷派兵南下,企圖奪回昔日失去的江山。面對形勢,明廷在多次派大軍伐元的同時,還命戍邊大臣整修北方邊備。洪武十四年(1381年),鎮守北平的大將軍徐達奉旨發燕山等衛屯戍官兵一萬五千一百名,修永平、界嶺等三十二處關隘,筑長城以防御來自北方的蒙古騎兵。當年九月,在朝廷的批準下又設置了隸屬于中央軍事系統的衛所“山海衛”。洪武十五年(1382年),在原元代遷民鎮地,新筑的山海關關城完工落成。山海關建關,體現了創建者的科學眼光及高瞻遠矚,終明一世,山海關固若金湯,發揮了東北方國家門戶的重要作用。
明代中葉,世居東北的女真族崛起,遼東形勢進一步惡化,山海關成為保衛明王朝京師的門戶,成為關系到明王朝和女真族命運興衰的要塞。明代后期,隨著后金勢力的步步西進,明王朝動員全國“竭盡四海之物力以奉榆關”。然而朝廷腐敗,權臣讒害,袁崇煥下獄磔死,孫承宗罷官,洪承疇,祖大壽相繼降清。
崇禎十七年(1644),闖王李自成正式宣布建國,改西安為西京,國號“大順”,年號“永昌”。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的農民軍在群眾的歡呼聲中由德勝門浩浩蕩蕩地開進了北京城,崇禎帝吊死在煤山,統治中國276年的大明王朝宣告結束。崇禎十七年四月二十二日,大明、大順、大清三股軍事力量在山海關石河上演了一場改寫中國歷史的“甲申之戰”。闖王李自成不敵明清聯軍,在山海關慘敗。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史稱清王朝“定鼎中原,實石河(即山海關)一戰”。
清入關后,順治元年設衛,二年設關。乾隆二年(1737)撤衛設臨榆縣,仍屬永平府。山海關便成為清代兩京重要御路,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等皇帝由北京回沈陽祭祖,必經山海關。
優待政策
免票政策:6周歲(含6周歲)以下或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兒童;70周歲(含)以上老年人,憑有效證件;現役軍人及殘疾軍人,憑有效證件; 殘疾人憑《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證》(一級及二級重度肢體殘疾人、盲人、智障殘疾人允許一名陪護人員免費進入); 秦皇島市博士專家聯誼會的高層次人才,憑有效證件; 記者憑中國新聞出版總署頒發的記者證; 擁有國務院及部隊頒發的離休證的老人; 持國家級導游證的導游員; 持本市《敬老優待證》的離休干部及地級退休干部、市委任命的正縣級退休干部; 持本市、區攝影家協會會員證的成員; 對持“長城使者”證書的捐款人及兩名家屬實行終身免費游覽山海關的感恩政策。 持“燕趙英才服務卡”A卡的高層次人才。
優惠政策:6周歲(不含6周歲)至18周歲(含18周歲)未成年人憑學生證或身份證;1.2米(不含) - 1.4米(含)兒童,全日制大學本科及以下學歷學生憑學生證;60周歲(含60周歲)至69周歲老人憑身份證;乘坐游覽觀光車的殘疾人; 部隊退休人員憑部隊退休證; 中國長城學會會員憑會員證。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信息請以景區當天披露為準。
國旅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