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 | 提前預定時間 | 取消政策 | 原價 | 優惠價 |
---|
產品 | 提前預定時間 | 取消政策 | 原價 | 優惠價 |
---|
清東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 界于北京、天津、唐山、承德、秦皇島之間,西距北京125公里,南距天津150公里,東南距唐山100公里,是我國現存規模最為宏大、體系最為完整、布局最為得體的清代皇家陵寢建筑群之一。清東陵始建于1661年,從葬入第一帝順治皇帝,到1935年入葬最后一個皇貴妃,營建時間達272年時間。整個陵區四面環山,三面傍水,風景秀麗、風水獨特。以后靠山昌瑞山為界,以北稱“后龍”,是龍脈來源之地,廣植樹木,設立青、白、紅三色界樁,平時禁止任何閑雜人等進入;昌瑞山以南稱“前圈”, 是陵寢分布地,占地約80平方公里,共建有5座皇帝陵、4座皇后陵、5座妃園寢、1座公主園寢合計15座陵寢。長眠著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嬪、3位阿哥、2位公主共161位。其中有:清朝入關第一帝清世祖順治;有功勛卓著、年少有為、在位最久的清圣祖康熙;有掌實權最久、壽命最長的清高宗乾隆;有輔佐兩位小皇帝、被稱為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孝莊文皇后(莊妃);有兩度垂簾聽政、掌權長達48年之久的慈禧太后;還有給人以撲朔迷之感的香妃等。可以說“一座清東陵,半部清宮史”。聯合國世界遺產專家贊譽清東陵是“人類具有創造性的天才杰作”。
清東陵北面為昌瑞山,陵區以昌瑞山主峰下的孝陵為中軸線,依山勢呈扇形東西排列,主次分明,尊卑有序。各陵按規制營建了一系列建筑,總體布局為“前朝后寢”。“百尺為形,千尺為勢”的審美思想貫穿于每一座陵寢建筑中,使各單體建筑在空間組合上達到了近乎完美的空間組合。總體建筑氣勢恢宏,單體建筑精美絕倫。清東陵在營建時嚴格“遵照典禮之規制,配合山川之勝勢的理念”,以入關第一帝順治的孝陵為中心,其他兒皇帝的陵寢分列在東西兩側,每個皇帝陵寢的旁邊又建有自己的皇后陵寢或妃園寢,皇后陵的神道接到本朝皇帝陵的神道上,兒皇帝陵神道要接到主神道上,形成以次接主的格局,陵寢的布局把居中為尊,長幼有序,尊卑有別的宗法理念反映的淋漓盡致。15座陵寢以扇形分布在清東陵后靠山昌瑞山腳下,形成了一幅莊重、和諧、完美的畫卷。遠望氣勢恢宏壯麗而深沉。由遠及近,步移景易,變化豐富,秩序嚴謹,相得相濟,引人入勝,是中國古代陵寢建筑的典范之作,其建筑藝術達到了中國古代建筑的頂峰。在這龐大的建筑群體運用了先進的工程技術,采用了珍貴的建筑材料,陵區的580多座單體建筑中,有經過兩次大地震330年巋然不動的全國現存最寬的石牌坊之一;有全長達5.5公里的孝陵主神路;有叩之聲若金鐘的“五音橋”;有被譽為“石雕藝術寶庫”和“地下佛堂”的裕陵地宮;更有采用珍貴的黃花梨木建成并為黃金裝飾的慈禧陵三大殿;以及“鳳在上龍在下”的丹陛石石雕;游人看后既被她那精湛的藝術所傾倒,更為她那宏偉的氣勢所折服。清東陵是中國封建皇陵的集大成者,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它綜合體現了中國傳統的風水學、建筑學、美學、哲學、景觀學、喪葬祭祀文化、宗教、民俗文化等文化,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是中華民族和全人類的文化瑰寶。清東陵以她無與倫比的魅力, 2000年就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1年被評為首批國家4A級旅游景區。景區最終圍繞“基礎設施生態化,功能設施景觀化,服務設施人性化,管理設施數字化”建設標準,以突出清東陵文化特色為原則,編制了《清東陵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提升規劃》。景區提升規劃在充分展現清東陵歷史文化價值的基礎上,進一步彰顯世界文化遺產的魅力,其科學性、合理性和前瞻性受到了國家、省、市領導和專家的高度贊揚。2015年10月15日,清東陵終于成功被全國旅游資源規劃開發質量評定委員會批準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成為了唐山市首家5A級景區。讓古老的清東陵在現代人先進的管理經驗下,散發出迷人的新光彩。
優待政策
兒童:1.2米(不含)以下【免費】;1.2米(含)-1.4米(不含)【優惠】。
老人:70周歲(含)以上憑有效證件【免費】;60周歲(含)——69周歲(含)老人憑身份證【優惠】。
學生:全日制大學生(不含成人教育、研究生)憑學生證【優惠】。
殘疾人:持殘疾證【優惠】。
軍人:現役軍人持軍官證免票【免費】。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信息請以景區當天披露為準。
溫馨提示
愛護古建筑請勿涂寫刻畫,請勿撫摸文物展品。
殿內請勿攝影,請勿吸煙,請勿隨地吐痰。
國旅品牌